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 李之世的诗词
共拟探幽去,如何踏雪来。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
行迹馀芳草,留题觅古苔。冷然清兴尽,何异剡溪回。
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青郊带暝色,官路少人行。雨里停车骑,尊前别友生。
一灯明古院,五漏隔严城。暂此还栖宿,聊宽远道情。
当年裘马盛遨游,聚散江湖一叶舟。到处逢人堪买醉,千金还掷锦缠头。
君家三径自为堂,忆我横经碧沼旁。一笑流光怜过鸟,十年岐路叹亡羊。
疏帘钩月琴书净,细雨翻阶橘柚香。樗散别来成底事,晚风红叶满山房。
朝来望西山,颇自饶爽气。有一片烟霞,不类人间地。
即有殊方胜,其谁共讨探。鼠应穷技五,狙亦赋朝三。
归梦潮来去,离踪海北南。还将天外信,遥寄榻边谈。
和丹吮墨几人同,却羡萧郎腕最工。欲附溪藤三百纸,春来随意染芳丛。
门径是耶非,欲入还疑错。低语问小童,双泪应声落。
群峰趋谷口,绾胜有危桥。望望玉台寺,钟声来碧霄。
云迷天路迥,水接花源遥。况复高秋日,登临野思饶。
飞鸟不敢近,晴天双瀑飞。却从云际望,空翠滴人衣。
经霜怜嫩叶,带月惜微芳。别号惟花叟,前身是蜜王。
乡心同此地,旅食算流年。几度天边月,虚从望里圆。
凉风低烛影,清露湿茶烟。为爱连宵话,推篷未忍眠。
家世学为儒,传家只一经。砚田粗有获,不必计其成。
先人叨俎豆,子孙兑践更。少小习文翰,微名达天庭。
清时靡所竖,何用经术鸣。举杯浮苍天,孰测余中情。
姑恶夫恶,红颜命薄。新人入门,故人出阁。新人笑,故人啼。
宁为恶姑妇,莫作恶夫妻。
夕霭胧胧竹映扉,曲栏干里写音徽。林端片月时窥坐,石上流泉欲溅衣。
钟响滴云来寺远,花梢移影上帘微。琴心诗骨清如许,几点寒花雪蕊飞。
莫是前朝释慧远,重来再现比邱身。扫除文字还留偈,了断因缘只剩贫。
莲社几年参讲席,曹溪初渡悟迷津。尘劳扰扰无閒韵,竹院逢师不厌嚬。
踏遍閒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
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泡影空华亦幻缘,来如一梦去如烟。人间自有伤心泪,莫道蜉蝣十二年。
乡关聊引望,失路倍相怜。一水杳然去,方舟俨若仙。
凌波澹容与,顾影屡洄沿。日映双帆下,风生一缆悬。
触荷蒂并掇,汎荇蔓同牵。剑自龙文合,槎疑斗气连。
群鸥来泛泛,乘雁去翩翩。水宿寒襟接,晨游芳袂联。
推篷分烛焰,敲石度茶烟。酒熟浮觞引,诗成剪叶传。
又非萍水聚,时惜逝波煎。投札申微咏,因之和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