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望云日日暗伤神,凶信传闻倍苦辛。慈母已归安养国,孤儿痛怆贤劳身。
遥知灵炬传清泪,自著麻衣挹素尘。任是群氓攀去辙,难留五马驻通津。
荔枝初熟披星去,梅树花开带雪还。我久冥心同水月,君于何处访云山。
孤舟腊月回初地,破寺寒天盼老颜。添汝三峰数点泪,增余五老一回叹。
大道绝无男女相,亦无初学与先知。虽然七十未为老,岁岁当如初学时。
戎马嗟何已,秋田苦未登。井闾无少壮,贫病绝亲朋。
笑我生方拙,怜人强不能。一瓢分众粥,惭愧远投僧。
含章花事已成灰,为爱寒溪带雪来。一望白山人稳坐,数声清泪梦初回。
多情且共三生石,好月相寻绿橘杯。岁岁凌霜君自惜,莫教憔悴北风催。
一岁光阴馀此夕,千门梅柳接新年。人心寂寞同山水,世故推迁有后先。
知见欲留徒叹逝,身名如幻惜生前。纵观衰变谁堪觉,独抱寒襟问古仙。
久嘱灵山绍祖风,先王行业与心同。精忠已泐天潢上,法辅长留海岳中。
旧沐恩波归鹤荫,新承祇布壮龙宫。无穷感慨成今昔,干舞尧阶忻共逢。
菊花开灿烂,溪水日潺湲。不睹黄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迟社燕,茗盌对山村。回首成衰迈,还应望石门。
寒溪疏影瘦,夜静水淙淙。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
东风不是妒花开,一枝先折过溪来。檀心已入青宵梦,叶底难藏锦绣堆。
似厌芳尘轻绝袂,敢辞青目重登台。从来仙种皆忘物,自有怜香护宝胎。
鸿飞不到百情疏,阻阔江山烟雾馀。飘落尽归寒没处,暮林空见野人庐。
远游迷卢外,不离迷卢中。偶逢海大鱼,忽化为神龙。
神龙无定形,随意成纤洪。或现南鳖鼻,或时群蛟从。
合马产龙驹,■悷难络笼。我有豢龙术,乘之驰西东。
鞭耳倏不见,隐显潜吾躬。遥望在山头,只是住山翁。
往来平无奇,安知吾跨龙。
万顷秋波蘸碧空,朝霞夕照两玲珑。远山如画填枫叶,近水微波惊夜龙。
借境怡情非有道,修名绝俗岂真风。翛然独坐虚窗下,静对千峰谁与同。
意重难为继,恩深每易谖。但知无限苦,只是不能言。
放辱非吾事,沉沦有母存。一春风雨恶,愁倚杏花村。
剩水残山又到春,龙钟双袖不知贫。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濛濛烟雨醉春光,桃李花开归计忙。芦苇岂分南北岸,旧时遗泽未应忘。
万象沈沈醉不醒,微云澹月倚山亭。若怜冻腊为先放,更喜春寒尚未零。
容易珠离千颗白,曾同柳色几枝青。幽姿我亦惭相失,夜夜溪头户半扃。
西风月未上,明灭出秋原。我自暗中见,人从光里昏。
归舟摇远浦,落叶点孤村。掩映前林动,夜深疑有猿。
望处江山旧,凭高独怆然。曾随章贡水,直抵秣陵天。
六月溪楼上,三年樵舍前。风光今夕异,抚景倍流连。
岁寒犹见一丛青,高托层崖覆石屏。夜月不侵无草地,晓风频护独椽亭。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