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的诗词
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偶相亲。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
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
曾著宫袍赋《上林》,一朝归卧白云深。昂昂老鹤鸣皋态,耿耿惊鸿避弋心。
病起尚馀颁送药,客过时共赐来金。乡邦珍重斯文寄,莫为愁多鬓雪侵。
洒江思已悲,入夜声转急。还忆在荆南,卧听湘妃泣。
四明羁客近如何,别去今才一月过。记得小斋多野色,豆花阴里唱离歌。
故人邀我破愁颜,风磴云岩尚可攀。五色蓬莱常近郭,一湖波浪欲浮山。
江皋极目双枫赭,涧道伤心细菊斑。作客异乡俱老大,乘时吟赏不知还。
故人家住白云隈,占此崖盘与涧回。风挟水声归径竹,日将山影上阶苔。
律书在箧身同弃,瑞检堆床手自开。闻说蓬瀛从此达,须骑白鹿访君来。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