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词 ► 戴叔伦的名句
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门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夜静河汉高,独坐庭前月。忽起故园思,动作经年别。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
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远自五陵独窜身,筑阳山中归路新。
横流夜长不得渡,驻马荒亭逢故人。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
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
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